一块块造型奇异的鹅卵石,一座座随石赋形的鹅卵石雕塑,一个个灵动质朴的布依族女性形象,在巧妙利用鹅卵石本身色彩与纹理的同时,融入浓浓的地方民族文化元素,这就是中国西部贵州雕塑家曹智勇与他独辟蹊径的鹅卵石雕作品。
今年51岁的曹智勇对鹅卵石雕的探索已长达14年之久。自幼随父母从重庆到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生活的曹智勇,从小与者楼河畔的鹅卵石为伴。18岁时被招到册亨县文化馆从事美术工作,1980年以木雕《布依老人》《小阿香》等初试牛刀,1984年开始尝试鹅卵石雕,将形状各异、五彩斑斓的河滩卵石纳入创作视线。
册亨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县,少数民族人口占79.81%,其中,布依族人口占75.19%,是中国布依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县。生活在这样浓郁的布依族文化氛围中,展示布依文化的独特之美成为曹智勇的创作主题。
他的早期作品《布依少女》,巧妙利用这块胆石不同的石质属性,外层的沟槽纹理类似布依族裹结的头帕,内胆色深石质坚硬,有利于表现少女皮肤的光洁细腻,将一位布依族少女的可爱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。此后,曹智勇大胆探索,利用圆雕、高浮雕、浅浮雕、刻符刻纹,甚至色彩等诸多造型手段,把自己对自然、人生的感悟融于鹅卵石雕作品中。
从比较写实的《布依女系列》《者楼河》到变形夸张的《怀抱》《回眸》,从铜雕彩塑般的《无题》《三月三》到充满民风意趣的《节日》《山歌》等,曹智勇的鹅卵石雕作品,如一股清新的风,以其原创性探索和独特个性而引人注目。其作品参加全国美术展并两度漂洋过海,到美国纽约国际艺术中心参加“国际艺术水平展览”,作品分别被日本、法国等国的收藏家收藏。
不久前,在“中国·册亨2010年布依族文化年”活动上,曹智勇的鹅卵石雕作品,让观众们流连忘返,惊叹不已。来自山东的游客王先生说:“没想到一块普普通通的鹅卵石,能创造出这么独特精美的作品。”
翻开印制精美的《者楼河上——曹智勇鹅卵石雕》画册,可以清晰地看到曹智勇鹅卵石雕的创作之路,感受到他如何赋予这些经千百年风雨浸蚀、水冲沙磨的石块以生命和灵感,感受到他对西部这片土地和民族文化的热爱。
现为黔西南州美协副主席的曹智勇表示,将继续用自己手中的刀,用所热爱的鹅卵石雕,去表现家乡不一的美。 |